“晝出耘田夜績麻,村莊兒女各當家。童孫未解供耕織,也傍桑陰學種瓜?!边@是南宋詩人范成大《夏日田園雜興·其七》描繪的勞動場面。
范成大與陸游、辛棄疾等一樣,他們都曾寫有不少關于田園鄉愁的詩,這說明在他們忙碌的仕途中,依然心中有田園之思、田園之樂以及田園情懷,這就是這些愛國詩人最質樸的勞動者本色。
勞動最早來源于生活所需,安身立命是勞動的最基本功能。后來,勞動發展為改變社會、推動進步的必然。勞動者本色是一個人最原始、最樸素、最美好的品質。人類因為勞動而主宰了世界,也由此獨立行走和具有思考能力。在歷史前進的每一步,都有勞動者留下的足跡,都有勞動者奮斗的風采。勞動者永遠光榮永遠最美。
勞動者最光榮??此苾炓菔且环N難得的享受,其實不是。古人早就告訴了我們:生于憂患,死于安樂。憂患意識能夠讓一個人保持勞動的干勁和闖勁,保持勞動的意識和驅使自我進行積極的勞動。而安樂的環境,則容易消磨一個人的意志,慢慢地使一個人喪失斗志,喪失勞動本色。安樂看似是福,其實是禍。勞動看似是累,其實是光榮。勞動的光榮在于,勞動創造了價值,勞動讓人生充滿了亮色。
勞動者最美麗。勞動有職業之分,卻沒有貴賤之分。凡是勞動者都應受到尊重,都應得到社會的認可。環衛工人以勞動給予我們潔凈的環境,教師以勞動傳播了文化與知識,醫者以勞動守護了生命的健康,文藝家以勞動創作了激越人心觸碰靈魂的作品,學者以勞動延伸了研究領域拓寬了我們的視野,科學家以勞動鑄造了大國重器護衛了家國。凡此等等,勞動皆是美麗的呈現,勞動皆是共筑美好家園。做一個勞動者,自此因為勞動而光榮,因為勞動而美麗。
保持勞動者本色,讓勞動成為習慣,讓勞動改變自我。所有的勞動都會有所回報,所有的耕耘都為收獲做好準備。在前行路上,相信以勞動者的意志和精神篤行不怠,必能創造美好,必能不留遺憾,讓人生綻放幸福的光芒。(陳誠)